陈冲、邓平、刘迎、王源宽……这是4个普通武汉人的名字。在平时,如果你走在武汉街道上,也许会和他们擦肩而过。你也许会看到陈冲在自己的小店里低头给顾客做着美甲,也许会看到王源宽穿着运动服戴着耳机沿着长江边的步行道小跑。走进街边的小吃店,你也许会看到大汗淋漓的邓平在灶台前撸着袖子颠勺。过马路时,你也许会看一眼停在路边等红灯的货车,司机刘迎正取过保温杯,喝一口茶……
武汉这座城市,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。平静的日子里,人们各干各的,纵使相逢,亦不相识,直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。“我的城市病了。我该怎么办?”陈冲站出来了,邓平站出来了,刘迎站出来了……那些平凡普通的武汉人,一个一个站出来了。在武汉保卫战中,他们挺身而出,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,承担起为抗疫前线运送救灾物资的任务。
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,英雄的城市有英雄的人民。英雄的武汉人自发结成了一支支守护城市的志愿者队伍。“武汉是我家,一起来守护!”这,就是他们共同的心声。
“我把.后一件防护服留给了医生”
“前两天出门运送物资遇到一个流浪汉,他戴的口罩有点破旧了。我看他挺饿的,就给他送了新的口罩还有两包饼干。”2月24日,武汉姑娘陈冲给我们看了一段小视频。视频中,戴着口罩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的她在给一位衣衫褴褛的路人递口罩。她说:“非常时期,大家都要守望相助。”
陈冲是武汉当地一名美甲师。1月22日白天,她的小店还在照常营业,“大家都戴着口罩,也会互相量体温。”
1月23日凌晨,武汉市发布了“封城”的通告。“没想到疫情这么严重,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陈冲说,“家人劝我回老家过年,觉得还是老家安全。”
就在陈冲犹豫不决时,她忽然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则关于接送医务人员的求助信息。
“我听说前线物资紧张,运力也不足,很多运进武汉的医疗物资需要有人跟车。”陈冲说,“我18岁就出来打工,做过服务员、商场营业员、售楼员,我什么都能干。疫情中的医护人员真的很不容易。听说能帮他们做点事,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。”就这样,天不怕地不怕的陈冲,加入了一支志愿者队伍,开始为战“疫”前线运送物资。
“去了才知道,我是队伍中..的女孩。大家开玩笑时都叫我‘冲哥’。”陈冲说。
..次运送,她一夜跑了160多公里,接回了60多方(立方米)的货物。“到了放货的地点我就傻了。放眼看去,全是乌泱泱的车队、人群,有救护车、私家车……几个医生穿着手术服就来取货了。”
车门一开,人群涌上,大家七手八脚地往下卸物资。“那时候防护服.紧俏,哪怕一件也是宝贝。”陈冲原本给自己留了一件防护服,想着护送东西的时候穿着保护自己。“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些东西!我把.后一件防护服还是留给了医生。”陈冲说。后来,物资供应跟上了,志愿者们也领到了防护服。
陈冲告诉我们,几天前发生了一件令她非常感动的小事。当时,她买了20斤米、3斤排骨还有一些蔬菜水果送到医院。“是东湖医院一位护士要的,大概300元的东西,她很忙,完全没有空出去买。”陈冲说,物资送到后,这位护士一定要送她2个一次性口罩,“那都是她的宝贝呀,她还非要送我,我就是去跑了个腿而已!”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